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不堕旁生。 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和南圣众。 一、皈依的涵义: 皈依既是皈向、依靠之意。一切众生皆有清净圆满的佛性,但因无明妄想执着,起惑造业,迷沦苦海,轮回六道,无有依靠,甚为可怜;这就好比有些人离乡背景,举目无亲,无依无靠地在一个人地生疏的新环境里生活,孤苦零丁;又比如为了避开战火的蹂躏,逃难的难民,他们孤苦无依,连一个亲人也没有,只依靠他国与社会热心人士的救济,过著寄人篱下的凄惨生活。这与我们在生死轮回的业海中飘浮,无依无靠的情景是一样的。以世间法来说,我们可以依靠父母、兄弟姐妹、朋友等等;但当我们认识了宇宙真相就会明白,这种所谓的依靠没有用的,因为你我都还在生死轮回之中未得出离,又怎么能做别人的依怙呢?就好比两个不会游泳的人同时跌进海中,谁能够搭救谁、扶持谁呢?我们在生死轮回的苦海中浮沉,唯有佛、法、僧三宝才能做我们众生的依怙,是我们真正的皈依处。 因为佛是觉悟人生宇宙一切真理的圣者,是三界的导师,四生的慈父。法是佛所觉悟的道理,是暗夜里的明灯,是指引我们如何断除烦恼,出离六道轮回,得到究竟安乐解脱的智慧路径方法。僧是剃发断欲,依法修行,代佛弘化,住持佛法的出家人,严格持戒具足正见的清净僧宝是众生的福田和善知识。所以我们应该发至诚心,尽形寿皈依佛、法、僧三宝,作为步上菩提道的开始和基础。唯有皈投和依靠佛法僧三宝,我们才能学习佛陀的智慧与慈悲,出离烦恼苦海,登上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菩提彼岸。 二、三皈依: (一)皈依佛:佛是“觉悟”的意思。皈依觉,觉而不迷。没有接受佛陀教导时是“迷而不觉”。从迷惑处回头,依靠觉,向他学习与修学,以他为模范、为导师,这就叫“皈依佛”。 佛陀觉悟世间的真相,他的三业清净,没有过失,是断除烦恼的圣者,所以我们要皈依他;佛陀有大慈大悲的精神,他誓愿度脱一切众生,他会以各种善巧方便来接引依靠他的求学者,所以我们要依靠佛陀;依靠佛陀并不是依赖佛陀,不能像小孩子依赖母亲那样,我们皈依佛是以他为导师,而亲近佛。不论是凡夫还是阿罗汉都要依靠佛陀,佛弟子中有很多阿罗汉,他们生生世世追随佛陀,因为阿罗汉证悟后深深的体验到解脱的自在,他们清楚的知道,唯有佛陀才是他们真正的皈依处。 我们皈依佛后,应以佛陀为导师,为模范,向他学习,内心生起恭敬之心而礼拜他。因为佛陀在生死轮回、还没觉悟的时候,所做之一切都是为了众生;佛陀无量劫努力不懈,修种种的难行、苦行都是为了度化众生;佛陀修行圆满,证得涅槃,不辞劳苦的为众生阐释佛法,把宇宙的真相告诉我们,使我们也能解脱生死,故佛陀对我们的慈悲救度恩情无尽;如此伟大的圣者,我们应该报答他的深重恩典。所以我们应知恩感恩,恭敬心礼拜佛陀。礼拜佛陀并不是向他祈求什么,而是向佛陀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感恩之心。 (二)皈依法:法的意思就是轨则,既是能够保持一定的状态,有一定的性质,都称为法。凡是能够消除烦恼,调伏众生心的道理,就是法。能够使我们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解脱生死的智慧路径方法,称为佛法。皈依法就是皈依佛陀所觉悟、所演说的真理及种种善巧的教法,而非外道的邪法。佛陀的言教都包含在三藏十二部之中,有教法、修法与证法之分。在这些教法当中,有很多种类,例如:世间法、出世间法等,而皈依法的真正皈依处,是皈依涅槃清净的法,既是我们要皈向解脱者内心清凉、清净、不生不灭、无为之快乐的法。 (三)皈依僧:僧是“清净、一尘不染、和合”的意思。奉行、实践佛陀教法的佛陀出家弟子都称为僧,他们是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等。然而这里的皈依僧,真正的是指皈依圣贤僧,就是佛陀在世时,僧团中有很多证果的圣人,他们依据佛法修行,结果解脱证果,我们应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他们。所以看到圣贤僧,我们应该生起信心,努力修行,断除烦恼,于圣者一样解脱生死,证得涅槃。这些僧代表佛陀教法的实行,我们应该尊重皈向。 佛、法、僧和称为三宝。我们皈依后,内心要至诚的皈向佛法僧,把自己的身心融化在无边无际的佛法大海中,努力修学,精进不懈。 三、皈依者的行持:
佛教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及仪轨
佛学网2020年09月13日佛教知识
简介皈依佛,两足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 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不堕旁生。 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和南圣众。 一、皈依的涵义: 皈依...
评论

来都来了,留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文章排行
- 【佛教知识】09-17六祖法宝坛经
- 【佛教知识】04-18堕胎的恶报以及灭罪之法--学佛网
- 【佛教知识】09-14什么是佛教所说的八福田
- 【佛教知识】09-17在寺院吃斋饭必须要知道的常识
- 【佛教知识】09-17金光明忏斋天仪规
- 【佛教知识】09-17佛陀教你如何消除自己的愤怒
- 【佛教知识】04-18你知道吗?正月十五元宵节源于佛教--学佛网
- 【佛教知识】04-19佛说:末法时代,女人精进,水旱不调,贪官横行--学
- 【佛教知识】04-16宇宙一切能量的根本音--学佛网
- 【佛教知识】09-14去寺院拜佛必知的十大礼仪
- 【佛教知识】04-18何以“四大皆空”--学佛网
- 【佛教知识】09-05修“十善业”与“十不善业”都有何报应?
- 【佛教知识】10-02金刚经白话(第十九至二十四品)
- 【佛教知识】10-07宝尔汗佛塔
- 【佛教知识】04-19供品及佛像背后真正的意义--学佛网
本栏推荐
- 【佛教知识】09-15一篇文章了解观世音菩萨的多重身世
- 【佛教知识】10-07佛教中常说的五眼是什么
- 【佛教知识】09-14《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 【佛教知识】04-18《孝经》白话注解--学佛网
- 【佛教知识】10-02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三】
- 【佛教知识】04-19法华经究竟的经中之王,一念随喜,功德无量--学佛网
- 【佛教知识】09-05修“十善业”的果报是什么呢?
- 【佛教知识】10-03四大天王的表法意义
- 【佛教知识】09-16彻悟禅师语录卷上
- 【佛教知识】09-06何谓“五衰相现”
- 【佛教知识】04-18佛说3种人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学佛网
- 【佛教知识】09-17六祖法宝坛经
- 【佛教知识】09-17金光明忏斋天仪规
- 【佛教知识】04-18佛经内容可粗略概括为六类--学佛网
- 【佛教知识】09-14去寺院拜佛必知的十大礼仪
栏目更新
- 【佛教知识】04-19佛陀这样解释“菩萨”是什么意思--学佛网
- 【佛教知识】04-19佛说所有如来入此尘世的真正原因--学佛网
- 【佛教知识】04-19佛祖大德关于YIN欲危害的开示--学佛网
- 【佛教知识】04-19释迦牟尼佛与腊八--学佛网
- 【佛教知识】04-19受世尊嘱咐,护持我国(震旦)的天龙八部(名单)--
- 【佛教知识】04-19佛弟子为何要每日三省吾身--学佛网
- 【佛教知识】04-19为何众生沉沦生死而不信轮回--学佛网
- 【佛教知识】04-19如何上香才能感应诸佛?--学佛网
- 【佛教知识】04-19我们常说“刹那”,但“刹那”到底有多长?--学佛网
- 【佛教知识】04-19地藏菩萨为什么被称“地藏”?--学佛网
- 【佛教知识】04-19供品及佛像背后真正的意义--学佛网
- 【佛教知识】04-19佛说想永生的人应该好好思考这个道理--学佛网
- 【佛教知识】04-19佛教的解脱方法有哪些--学佛网
- 【佛教知识】04-19十种譬喻形容心--学佛网
- 【佛教知识】04-19佛说这样做就能远离各种人生痛苦--学佛网
专题栏目
-
-
法师介绍
净土法门
居士文章
寺庙介绍
戒除邪淫
人间百态
积德改命
幸福人生
深信因果
戒杀放生
消除业障
素食护生
佛教仪轨
佛教活动
佛教知识
学佛感应
精进念佛
佛教问答
净土法门
佛教新闻
佛教故事
佛经简介
佛经原文
佛经注音
佛经入门
佛经浅释
佛经白话文
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阿弥陀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地藏经
圣严法师
宣化上人
海涛法师
大安法师
昌臻法师
大宝法王
明证法师
南 怀 谨
梦参老和尚
星云法师
慧律法师
慈诚罗珠
蔡 礼 旭
素全法师
证严法师
益西彭措
了幻法师
妙境法师
索达吉堪布
慧净法师
圣一法师
道证法师
小 和 尚
印光大师
仁焕法师
学诚法师
堪忍尊者
妙祥法师
妙莲老和尚
印顺法师
法宣法师
元音老人
刘 素 云
济群法师
达真堪布
开愿法师
耀一法师
静波法师
黄念祖居士
广化法师
净界法师
明一法师
陈 大 惠
果戒法师
如本法师
寂静法师
生根活佛
果真法师
彭鑫博士
果卿居士
定弘法师
宏满法师
胡 小 林
宏圆法师
心经
忏悔
感情
堕胎
人生
回向
施食
大悲咒
精进念佛
释迦牟尼
观音菩萨
地藏菩萨
普贤菩萨
轮回
福报
感应
自杀
财富
供养
仪轨
药师佛
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
观音心咒
文殊菩萨
弥勒菩萨
拜忏
因果
婚姻
生活
因缘
楞严
往生
普门品
深信因果
积累福报
净土法门
学佛问答
佛法治病
健康
法会
菜谱
爱情
布施
华严
助念
地藏经
消除业障
戒除邪淫
积德改命
戒杀放生
孝顺父母
超度
持戒
功德
家庭
生命
持咒
临终
准提咒
子女教育
阿弥陀经
准提菩萨
无量寿经
因果报应
手淫
皈依
感恩
放下
打坐
抑郁
财神
舍利子
同性恋
学佛弟子
药师佛咒
西方三圣
山西小院
附体
开光
生气
智慧
算命
出家
宽容
地藏七
东林寺
婚外情缘
感恩父母
传统文化
中阴
随缘
癌症
痛苦
情爱
姻缘
佛教
往生咒
金刚经
学弟子规
合作伙伴
-
玄裕法师
玄裕法师微信
阿弥陀佛
普度众生 -
公众号
清禅寺公众号
普度众生
欢迎虔诚向佛之人互相交流 -
微信捐赠
乐善好施之人
法体安康
家庭幸福圆满
您的帮助能造福更多人 -
支付宝捐赠
乐善好施之人
法体安康
家庭幸福圆满
您的帮助能造福更多人 - 返回顶部